更多智能装备,更少一线作业人员,更高生产效率……12日在安徽合肥召开的全国非煤矿山智能化建设现场推进会上,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周德昶介绍,随着我国非煤矿山智能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安全保障能力大幅提升,近十年来事故总量持续下降。
近年来全国非煤矿山智能化建设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顶层设计持续加强,各地积极探索推进,工艺装备技术不断创新,减人提效增安初见成效。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国135座非煤矿山应用了透明地质技术,近4000个固定岗位实现了无人值守,地下及露天矿山不断推广智能凿岩、爆破、铲装、无人驾驶等应用。
“发展智能化已成为我国矿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的重要途径。通过应用智能装备和机器人,最大限度减少一线作业人员,最大限度降低安全风险,实施源头治理,从根本上实现事前预防。”周德昶说,近十年来我国非煤矿山事故总量持续下降,2023年与2013年相比,事故起数由658起下降到245起,减少62.8%。
记者在会上了解到,当前我国非煤矿山智能化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未来将围绕灾害严重、高海拔矿山和发生事故矿山开展智能化建设集中攻坚,具备条件的大型矿山要加快推动全环节全系统智能化,暂不具备条件的先上机械化、自动化,再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加快关键技术装备研发攻关,推动智能化矿山数据融合共享。(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