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煤科沈阳设计院编制的《国家电投集团内蒙古能源有限公司北露天煤矿无人化矿山建设实施方案》顺利通过行业验收。这一国内首个露天煤矿全场景无人化解决方案,以“双轮驱动”模式破解行业难题,标志着我国露天煤矿智能化建设迈入生态化发展新阶段。
沈阳设计院系统解构了露天煤矿开采作业全流程,首创性提出“建设实施+运维保障”双轮驱动模式。基于对穿孔、爆破、采装、运输、排土及地面生产系统等13项核心作业场景的工况分析,围绕设备运行效能、人力资源配置及工艺流程优化三大维度展开痛点诊断,项目实施后将实现“减人、增安、提效”三重智能化建设目标,整体水平达到国家级验收办法高级标准。
建设实施阶段,打造无人开采新标杆。实施方案深度整合智能感知、自主决策和物联协同等技术,划定无人化开采范围及边界,构建露天煤矿采区、地面输煤及辅助生产无人化作业建设方案,通过建立信息基础设施、综合管控平台、无人化开采方案及运营模式,实现开采全流程的动态仿真与智能决策。运维保障阶段,实现减人增效新跨越。从生产组织重构、岗位人员配置优化、业务流程重塑、运维管理保障、应急响应预防等方面制定无人化运维保障体系,实现危重繁重生产岗位工种及人员替代,露天煤矿单班入坑作业人数减少50%,剥采工效提升60%。
无人化矿山建设是积极响应并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国家对于进一步加快煤矿智能化建设、促进煤炭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关键举措。促使矿山企业从“汗水经济”向“智慧经济”转型,实现生产效率的跃升,完成发展理念的革新。
项目实施后将形成可复制的“技术+管理”双轨经验,为全国矿山智能化建设实现全作业场景无人化覆盖提供样板。在“双碳”目标的指引下,这一方案不仅树立了智能矿山建设的“煤科标杆”,更开创了“少人化→无人化→生态化”的可持续发展路径。中国煤科沈阳设计院正以科技创新为笔,描绘未来矿山发展新蓝图,为推动煤矿智能化建设向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高质量发展积极贡献力量。(煤炭工业)